• 研究论文
    18个X-STR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突变率研究
    余政梁,张晓芳,刘 宏,尚 蕾,张 建,赵兴春,刘 超,李万水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8428)   可视化   收藏
    从484个北方汉族家系人员中提取获得模板DNA,并用TYPERX19扩增试剂盒检测分析,在5 652次等位基因传递中,有6个基因座 (DXS6810,DXS8378,DXS6797,DXS7423,DXS7424,DXS8377)共发生了8次突变,DXS6810 和DXS8377的突变率为0.006 4,DXS8378,DXS6797,DXS7423和DXS7424的突变率为0.003 2,其他12个基因座未观察到突变,18个XSTR的平均突变率为0.001 4,所有的突变都是一步突变,各基因座之间的突变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所有突变中,增加突变和减少突变没有显著差异,XSTR基因座突变率和等位基因长度有关,等位基因重复次数越多越容易突变,大部分的突变来源于父亲。
  • 专题论述
    CXCL12/CXCR4轴的表达和功能研究进展
    王〓昊, 卢〓明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6289)   可视化   收藏
    CXCL12/CXCR4(CXC ligand 12/CXC receptor 4)轴不仅在趋化、细胞迁徙方面起作用,还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干细胞的归巢、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内分泌调节及提高痛觉敏感性等多种生命活动中。CXCR4在许多类型的肿瘤中有高表达,并且对于这些类型的肿瘤的远处转移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干细胞归巢方面,间充质干细胞中CXCR4表达普遍不高,通过病毒载体过表达CXCR4于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移植治疗损伤或炎症性疾病,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效,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免疫调节方面,研究者发现CXCL12/CXCR4轴也参与到其中。本文对CXCL12/CXCR4轴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综述。
  • 研究进展
    无透镜显微技术
    徐鑫舳, 关美玲, 姜 杉,杨后圃,王 殊,席 鹏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4036)   可视化   收藏
    Lens-free microscopic technology utilizes Gaborbased inline holographic optical path to capture the interference images generated by illuminating lights through the microsamples, with the help of an area array detector but without any imaging lenses. It is a digital microscopic imaging technology which uses a digitalpictureprocessing method to reconstruct image for the sake of acquiring information from these microsamples. The shrinkage of equivalent pixel elements achieved by pixel superresolution gives more highfrequency information and, further, it promotes the resolution of reconstruction directly. Meanwhile, multiple phase recovery arithmetic tools make the same contributions to resolution indirectly by eliminating the twinimages, especially to the dense samples. Moreover, such technology breaks the limitation in spatial bandwidth product, comparing to the classical optics microscopes, which leads to the highresolution imaging in a larger field of view (FOV). Therefore, it can provide powerful supports for rapidly diagnosing samples with a big field of view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xamination in the case of resource shortage. Additionally, the booming algorithm with optimizing hardwares renders impetus in datasampling and computing effects,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s on specimens moving in high speed and on a nanometer scale. The developing tendency of lensfree technology and its matched hard devices are to become compacted both arithmetically and volumetrically. Ultimately, the 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colorfullyimaging, portable and separated devices with highresolution can be manufactured.
  • 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研究进展
    夏立秋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10267)   可视化   收藏
    在武汉发生的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人类冠状病毒病COVID-19,仅仅2个多月时间在我国及国际上70多个国家出现迅速传播,致病和死亡率高,人类生命受到了极大威胁。一些科学家火速投入研究,对SARS-CoV-2的来源和进化、形态特征和基因结构、感染和致病分子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科学防控COVID-19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上述研究的基础,文中对COVID-19病毒疫苗、抗体和抑制剂研发提出了设想,在研究防控COVID-19核心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激光生物学报
    徕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SP8的使用、维护与常见问题剖析
    石春梅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7166)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平台现有的一套由德国徕卡公司生产的新型号TCSSP8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机组(文中简称SP8)为例,结合实际操作经验,从机组组成使用、软件的使用、使用中常见问题、用后维护及保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总结和探索,希望能够为初次使用仪器者及致力于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第一手直观详实易懂的操作规程。
  • 研究进展
    MAPK级联及其在植物抗病防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徐良伟,吴小祝,贾明良,李同建,文 锋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7169)   可视化   收藏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生物体生长发育和抗逆胁迫生理。植物MAPK级联途径一般由三个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组分构成:包括MAPKKK(MEKK、MAP3K)、MAPKK(MEK)和MAPK。植物在响应外界环境刺激时,MAPKKK首先被自磷酸化激活,依次通过磷酸化激活MAPKK和MAPK,进而将外界信号在细胞内传递从而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MAPK级联途径参与植物激素、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等过程的信号传递,本文就MAPK级联途径在植物抗病防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目录
    目次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13692)   可视化   收藏
  • 研究进展
    植物中水杨酸合成途径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
    黄红晶,詹 蔷,覃 磊,彭志红,夏石头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3940)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水杨酸(SA)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以苯丙氨酸为合成前体的莽草酸途径和异分支酸(IC)途径,后者为SA合成的主要途径。在细菌中,IC在异分支酸裂解酶(IPL)的作用下直接生成SA,但在植物中并未发现该基因。最新研究证明avrPphB易感性3(PBS3)是植物中IC转化为SA的关键因子,并揭示了增强型易感病性5(EDS5)的转运蛋白作用和增强型假单胞菌敏感性1(EPS1)编码的酰基转移酶在SA合成中可起丙酮酰谷氨酸裂合酶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植物中SA合成途径及其调控因子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揭示其复杂网络与调控机制,从而实现SA对植物抗性的适时诱导与生长发育的精细调控间的综合协调。
    关键词:植物;SA合成途径;莽草酸;异分支酸;调控因子
    中图分类号:Q946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7-7146.2021.01.003
  • 研究论文
    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细胞株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的探讨
    刘怡婷,王 喆,冯 静,高 敏,张秀伟,张允雷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2965)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耐药的产生是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第三代分子靶向药物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细胞株,并探讨其耐药机制对肺癌耐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间歇性大剂量冲击和梯度递增法,以HCC827为模型,在体外建立奥希替尼耐药细胞株HCC827OR。利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通过耐药指数(RI)评估细胞对奥希替尼的敏感度;利用荧光染色法比较耐药前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下游信号蛋白的表达;第二代测序(NGS)检测EGFR的基因突变;细胞周期和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试验结果显示,HCC827OR的RI为18.65,表明HCC827OR为奥希替尼耐药细胞株。与野生型HCC827细胞相比,奥希替尼耐药细胞的核质比显著增大,关键蛋白p-EGFR表达显著下降,而细胞增殖相关的p-AKT显著增加,这表明其可能通过非EGFR依赖信号通路产生耐药。同时,流式细胞术和划痕试验结果表明,HCC827OR细胞株出现了明显的G2/M周期阻滞,但其迁移能力得到了提高。本研究成功构建了NSCLC奥希替尼耐药细胞株HCC827OR,初步证明了其可通过非EGFR依赖的旁路产生耐药,为研究肿瘤细胞耐药提供了重要的体外模型。
    关键词:奥希替尼;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耐药细胞株;耐药机制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7-7146.2022.06.006
  • 研究进展
    细菌中脂肪酸β-氧化途径与机理的研究进展
    王智勇,宋 凯,郝祥蕊,张红艳,何亚文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5374)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生物体能够合成脂肪酸,它们以不同链长、化学构型和功能存在于体内,参与生物体合成代谢、能量代谢、信号传导等重要的生理活动。生物体能通过不同氧化途径分解和利用脂肪酸,其中β-氧化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脂肪酸降解的主要途径。脂肪酸β-氧化机理在大肠杆菌中研究得最为广泛和深入。本文首先以大肠杆菌为重点对象,介绍了细菌脂肪酸β-氧化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以植物病原黄单胞菌为代表,介绍了DSF-家族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一类中链不饱和脂肪酸)的降解途径和调控机理。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进一步预测了超长链脂肪酸、3-位甲基脂肪酸、2-/3-位双键不饱和脂肪酸和多双键不饱和脂肪酸β-氧化途径中可能需要的特殊酶,并展望了本领域有待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综述为进一步深化脂肪酸β-氧化与细菌致病性相关机理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细菌;脂肪酸;β-氧化;DSF群体感应信号;细菌致病性
    中图分类号:Q93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7-7146.2021.06.003
  • 研究论文
    Q开关532 nm与755 nm激光治疗咖啡斑的疗效对比
    沈菊芳,富秋涛,孟 辉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3912)   可视化   收藏
    本中心回顾性研究咖啡斑患者84例,随机给予Q开关532 nm和755 nm激光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显示,Q开关532 nm激光治疗36例,痊愈10例(27.8%),显效10例(27.8%),有效8例(22.2%),无效8例(22.2%);Q开关755 nm激光治疗48例,痊愈14例(29.2%),显效13例(27.1%),有效11例(22.9%),无效10例(20.8%),84例患者总有效率78.6%。术后半年随访,色素沉着9例,色素减退3例,复发9例。Q开关激光治疗形状不规则的咖啡斑有效率为79.5%,治疗形状规则的咖啡斑有效率为52.5%,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开关532 nm激光和Q开关755 nm激光对咖啡斑的治疗效果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Q开关532 nm激光和Q开关755 nm激光对咖啡斑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且外形不规则的咖啡斑治疗效果好。
  • 研究进展
    光动力治疗光源的研究新进展
    梁富强,沈毅,顾瑛,布瑞恩·坎贝尔·威尔逊,李步洪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5183)   可视化   收藏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联合利用治疗光源、光敏剂和氧分子,选择性治疗恶性肿瘤和良性疾病的精准靶向疗法。光源作为PDT治疗的关键要素之一,其发光波长、照光方式和剂量直接影响疗效。本文详细介绍了太阳光、近红外光、X射线、在体发光和发光二极管等5种PDT光源的研究新进展,并分析了这五种治疗光源在生物组织穿透深度上的不同特性以及所存在的不足。随后,重点讨论了以提高PDT治疗精度为目标的体表照光和体内照光等两种个性化照光模式。研发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的新型PDT光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专题论述
    ROS信号对植物抗性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覃〓磊,郭〓磊,张小波,郭〓滢,杨程惠子,夏石头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5313)   可视化   收藏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是植物体代谢所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既是生长发育和防御途径的关键调节因子,又是需氧代谢的有毒副产物。植物细胞的生理过程受一个被活性氧调节的氧化还原网状途径的调控,本文从植物体内ROS产生的部位与时空特异性、ROS信号与NO和Ca2+波信号的互作等方面综述了ROS信号对植物抗性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 研究进展
    浅述乳酸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董亚超,刘启航,彭译苇,王乐莅,尹 佳,印遇龙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9755)   可视化   收藏
    在病原菌、病毒、应激等因素的影响下,畜禽肠道功能容易紊乱失调。抗生素可以预防或治疗由病原菌引起的感染,但抗生素的滥用会给畜牧产品、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危害,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无抗养殖的趋势已成必然。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乳酸菌作为益生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促进机体生长、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等作用,故乳酸菌可以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引入畜禽养殖。本文主要概述乳酸菌在畜禽养殖中发挥益生功效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着重讲述乳酸菌相较于其他主要畜禽养殖益生菌的优势与劣势,阐述乳酸菌在种养结合的运用,对乳酸菌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 研究进展
    白藜芦醇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
    庄 煜,黄辉君,全媚媚,尹 佳,印遇龙,何善平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4804)   可视化   收藏
    白藜芦醇(RSV)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以及调节细胞代谢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目前在人体健康领域和动物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RSV的来源及理化性质、生物利用率、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为RSV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激光生物学报
    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术(STED)的机理及进展研究
    李帅, 匡翠方, 丁志华, 郝翔, 顾兆泰, 葛剑虹, 刘旭
    journal6. 2013, 22(2): 103.
    PDF全文 (5267)   可视化   收藏
  • 激光生物学报
    EMS诱变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刘翔
    journal6. 2014, 23(3): 197.
      可视化   收藏
  • 激光生物学报
    农作物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赵林姝, 刘录祥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6287)   可视化   收藏
    辐射诱变处理是进行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农作物辐射诱变育种工作中常用的诱变因素、诱变处理对象及对诱变后代材料进行鉴定筛选的主要技术方法,总结了农作物辐射诱变的主要育种成就及国内外在辐射诱变机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对今后诱变育种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以期为提高农作物诱变育种的效率提供参考。
  • 研究进展
    太赫兹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陈小婉,蒋林华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4251)   可视化   收藏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生物医学研究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太赫兹(THz)技术依靠其自身的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太赫兹表征技术以及太赫兹生物效应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太赫兹表征技术应用领域的介绍主要分为5个部分:氨基酸和多肽、DNA、蛋白质、癌症的检测和龋齿诊断等其他领域的应用。太赫兹生物效应的研究则集中于THz对机体组织和细胞的作用上。此外,本文简单介绍了化学计量学方法以及其与THz技术结合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最后总结了THz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不足,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本文主要对太赫兹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 研究进展
    茶中多酚类化合物抗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易 娟,刘 淼
    激光生物学报.
    录用日期: 2025-07-17
    PDF全文 (6693)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茶中多酚类化合物主要成分儿茶素及其衍生物被发现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对多种病毒特别是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前体。研究发现儿茶素及其衍生物可能成为抗流感病毒药物设计研究中优先考虑的化合物。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儿茶素及其衍生物等的抗流感病毒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研究以及应用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与分析,为茶中多酚类化合物抗流感病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流感病毒